圣经啦网
中文圣经
首页
思高本(73卷)
和合本(神)
和合本(上帝)
新译本
和合本2010(神)
和合本2010(上帝)
新标点和合本(神)
新标点和合本(上帝)
吕振中译本
现代中文译本2019
外文圣经
暂无
首页
思高本旧约
思高本新约
选择章节
引言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训道篇(训)引言
<上一章
0
/12
下一章>
《训道篇》在《智慧书》中别具一格,好似一位思想家所写的笔记,为此在本书内,就文字和思想而言,都不易作出一个有系统的分析。
作者在序文内(1:1-11),陈述「万事皆虚」的命题后,反覆凝神推敲:人生的目的究是甚么。作者便将他对这问题推敲所得的杂感,一一记下。一切感想的总结,仍不外是:人类的欲望以及一切劳碌,尽属虚幻(1:12-12:8)。
求福免祸乃人之热烈愿望,人生来就怀有一种追求万事如意,永远幸福的欲望,这欲望既与生俱来,就不能没有实现的可能;但统查人世,几无一事能真正使人心满意足。依照天主对
以
民所颁的法律,善人必获享幸福,但事实却正相反:恶人万事亨通,义人多灾多难(3:16; 8:10-14)。于是作者乃联想到人来世的命运,无如按当时对来世所有的观念,人死后,灵魂祇有降入阴府一途,在该处度其漫漫无期的幽暗岁月(9:4-10; 11:8; 12:5-7),是以对来世也未有一令人满意的解答。不过作者凭藉信德,承认世事虽千变万化,但冥冥中幕后仍由天主支配一切;天主必将秉公赏善罚恶。天主的智慧以及他奇妙的化工,人是无法了解的(3:11; 10:14);故无论如何,人不可与天主争辩(6:10; 7:23)。
为此,作者曾一再将他的杂感作了简短的结论:对天命无论是福是祸,不应追问,祇应虚心由天主手中接受(2:24,25; 7:14);另一方面,人生岁月无几,人应及时享受天主慨然赐给他的赏心乐事。果如此,则在遇到痛苦时,也就比较容易忍受(3:12,13; 5:17,18; 8:15; 9:7-10; 11:9,10)。上述数点,即本书思想一概括的素描。
末后,由另一作者,也许是《训道篇》作者的弟子,为本书作了一总结(12:9-13),将本书思想的主题总括起来说:人当「敬畏上主,遵守他的诫命」,其余一切尽可托付于天主手中。
《训道篇》大约是纪元前三世纪的作品。作者自称为「
达味
之子
耶路撒冷
的君王」(1:1),也不过祇是一种伪托,愿伪托
撒罗满
智王的盛名,使人更重视他的著作,更容易接受他的思想和劝告。
旧约时代,启示尚未臻于尽善尽美的地步,由本书又得一明证。作者一如其他热心
以
民,因尚未能认清人生最后目的而感到苦闷。在旧约后期,对现世的苦楚,来世常生,及获得来世幸福的希望,虽已逐渐明朗化,但极清晰的概念,仍祇在新约时代,
耶稣
降生之后。
耶稣
降生,纔把今世的劳碌苦难,为获得来世的永生幸福,具有无比的价值,昭示给世人。因此度一修德克己的圣善生活,决非徒劳无功。今蒙受了新约启示光照的我们,如能体察仿效作者在旧约时代所有的信仰,必将获益匪浅,殆无可疑。
<上一章
0
/12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 - 2022 m.shengjing.la
圣经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