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啦网
中文圣经
首页
思高本(73卷)
和合本(神)
和合本(上帝)
新译本
和合本2010(神)
和合本2010(上帝)
新标点和合本(神)
新标点和合本(上帝)
吕振中译本
现代中文译本2019
外文圣经
暂无
首页
思高本旧约
思高本新约
选择章节
引言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哀歌(哀)引言
<上一章
0
/5
下一章>
按照古来的传说,《哀歌》是
耶肋米亚
在
耶路撒冷
焚毁(公元前587年)以后,作的哀吊的诗歌;因此把本书著录在《先知书》中,列在《耶肋米亚》之后。本书虽不是《先知书》,但满涵
耶肋米亚
先知的精神,因而被认为是大先知宣讲的效果。
希伯来
圣经则将它列在「杂集」之中。
在本书的五章诗内,诗人哀悼选民历史上所受最惨痛的国破家亡的大祸:京都和圣殿被焚毁,人民惨遭屠杀,未被杀害的,多被掳充军,留下的尽是老幼残疾和穷苦的小民。就在此时,有位热心的诗人,以
耶路撒冷
和留守本地的遗民的名义,把心内的忧伤和痛苦,赋之于诗。诗人不仅哀悼当时的一切凄惨状况,同时也以先知的观点,说明这大祸的原因,是由全国人民的昏愚和罪恶而招来的,叫遗民读了此诗:一面承认天主公义的制裁,一面忏悔自己的罪过,谦逊忍受这严厉的惩罚,哀求天主广施仁慈来拯救他们。
《哀歌》的五章诗,每一章各从不同的角度咏述当时的痛苦和惨状:没有按历史的次第,而祇是随诗歌的意境,再三引述惊心动魄的惨状,衬托出诗人的哀痛、忏悔、认罪和归向天主的诚意。
《哀歌》前四章还有
希伯来
诗特有的形式,即每章22节,每节的第一个字,是按
希伯来
22个字母的次序排列的。(第3章有66节,每三节有同一字母。)这种以字母次序冠于诗首的目的,大概是为易于记忆,有助读者背诵的原故。
《哀歌》的作者无疑是当时
耶路撒冷
毁灭时的见证,与同胞共同身历这大难的人。按古代
犹太
教和教会的传说,此人就是
耶肋米亚
先知。但近代圣经学者多否认此古传说,以为本《哀歌》是另一位诗人,而不是
耶肋米亚
写作的。但这一说假使对的话,仍理当承认作者对
耶肋米亚
很熟识,且是一满怀大先知精神的人。
《哀歌》为
犹大
遗民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有高尚的宗教观念:
犹大
遗民在此次国破家亡的惨况中,已陷入绝望的境地,但诗人却怀着坚固的信仰和依恃的心,振作他们的精神,使他们领悟天主的圣意,真心悔改,归向天主,耐心等待天主的救恩。藉这种超等的宗教情绪,使遗民胜过最艰苦的时候,而得以生存下来。
充军以后的
犹太
人,每年在圣城毁灭的纪念日(阳历七月底),在会堂内诵读《哀歌》。圣教会每年在圣周内咏唱《哀歌》,作人类认罪的忏悔辞,因为人类的救主
耶稣
为了人的罪,受了苦难和惨死。
<上一章
0
/5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 - 2022 m.shengjing.la
圣经啦网版权所有